【原創(chuàng)】文/汐溟
制片方與導演簽訂影片導演聘用合同,約定酬金分期支付,將開機和殺青作為付款節(jié)點。影片開機但尚未殺青時,雙方在創(chuàng)作上產生分歧,制片方通知導演解除合同。但此時約定開機后應支付的酬金未支付。導演能否要求制片方支付開機條件下應付的酬金?
約定
甲系影片的制片方,與導演乙簽訂《導演聘用合同》,約定酬金為200萬元,簽約后支付10%,簽約后60日支付20%,開機之日支付30%,殺青之日支付20%,取得公映許可證支付20%。
履行
甲支付了前兩期酬金,影片拍攝3日后,甲認為乙拍攝的素材不符合其期待,通知乙解除合同,另行聘用導演拍攝影片。
問題
乙應如何主張酬金?
評析
涉案合同約定,開機時甲支付第三筆酬金。因為影片拍攝受很多因素制約,影片項目能否進入開機階段具有不確定性。因此,開機是條件而非期限。盡管具有條件的性質,但并非條件成就,甲的付款義務便當然發(fā)生,應區(qū)分以下兩種情形:
第一種,若合同仍然有效,雙方均未解除合同,也無其他終止的情形,開機后甲未支付當期酬金,構成違約。根據《民法典》第五百七十七條的規(guī)定:“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,應當承擔繼續(xù)履行、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?!币罁翱钜?guī)定,乙有權要求甲支付第三期酬金,甲需承擔繼續(xù)履行的違約責任。
第二種,合同解除時,合同已經失效。根據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六十六條的規(guī)定,合同解除后,已經履行的,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,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,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。此時,當事人應對合同進行清算。清算以當事人的權利訴求為導向,以合同性質和履行情況為依據。涉案合同是勞務合同性質,乙提供勞務后無恢復原狀的可能。乙要求甲支付酬金,行使的是損害賠償請求權。具體而言,是給付與對待給付的失衡關系,乙提供的勞務高于甲已付酬金,其差額為乙的直接損失,甲應予補足。對于勞務與酬金的對應關系,應以合同為依據,若合同未約定,則應該根據公平與誠信原則予以處理。涉案合同只約定開機應支付的酬金比例,但開機只是付款條件,不是勞務內容,且涉案合同約定付款節(jié)點如簽約、簽約后60日、殺青、取得公映許可證均不是勞務內容。因此,涉案合同只約定付款的條件,并未約定酬金與勞務內容的對應關系?;诖?,在合同解除的情形下,應該以影片全部勞務為整體,將乙完成的工作與全部勞務進行比對,按其占比來認定勞務酬金價值較為合理。
應予注意的是,勞務酬金支付條件與勞務對應的酬金不同,前者是指酬金在何時或何種條件下支付,而后者是勞務所得酬金的計算方式,即完成的勞務數量和質量的計價標準。例如,在委托特效制作合同中,合同的附件中會約定特效的不同工作內容對應的酬金,例如約定前期跟組,價值3萬元,模型價值10萬元,跟蹤匹配價值4萬元。對于每項工作內容,又有不同的細分項。前者是勞務與酬金的計算方式。合同中約定酬金的支付條件或期限,是指受托方有權要求委托方履行酬金支付義務的情形或要件。在合同解除時,根據受托方完成的工作內容與合同約定相應的酬金計算應得酬金,以此作為酬金支付或退還的處理依據。
相關案例: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(qū)人民法院(2023)川0193民初4275號民事判決書
內容由作者原創(chuàng),轉載請注明來源,附以原文鏈接
http://dzfbb.cn/news/12203.html全部評論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表情
添加圖片
發(fā)表評論